《陳情令》里,藍湛的好,從來不用言語來表達。
能用兩個字來表述的他,就絕不會用三個字。所以,親近藍湛的人,才能懂得這個高冷之人,內心的波動。藍湛很好,品行端,能力強,三觀正。
但是,從來不言語的他,把這些好都給掩蓋了。別人看到的,只是一個高高在上,有些目中無人的樣子。明明藍湛對誰都一樣,有心人就會拿出來做文章。
比如蘇涉,能力不行的他,就視藍湛的高冷為藐視。
比如金子勛,喜歡挑事的他,就視藍湛的不合群為自大。
比如看不慣又打不過藍湛的仙門人,明明沒有接觸過真實的他,就直接用耳聞之語來定論。
一向愛護弟弟的藍曦臣,為此而著急。可是,弟弟的不主動,身邊哥哥的他,也無可奈何。多次勸說后,也不知如何再繼續。
藍湛的性格,早早就在孩童時,就定性了。等待不可能,內心卻渴望的東西,是非常耗心力的。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一種傷害。
很明顯,沒人引導的藍湛,在3000條家規的渲染下,變得更加不知互動為何物。一直以來,藍湛都是姑蘇家的驕傲。可沒人告訴他,跟隨心性而變動,是一件多麼恣意的事情。
魏無羨的到來,讓藍湛如同井底之蛙。以往,沒人敢在藍湛面前造次。現在,魏無羨的挑戰一次比一次過分。兩者對比之下,藍湛被這種破防給整懵了。
怎麼會有這麼厚臉皮,玩性這麼大的人?明知對方不喜歡,還三番兩次來折騰。
開始的藍湛,真的視魏無羨為掃把星。有他在的地方,哪里就有事情發生。習慣安靜,享受簡單生活的藍湛,是十分討厭這種情緒化生活。
偏偏魏無羨就是個拎不清的主,哪哪都能蹦跶。藍湛只能按下性子,冷眼看著一切。
轉變之時,在于寒潭洞。默契培養,在于天女祠。心系之時,在于玄武洞。
可以說,魏無羨的一驚一乍,慢慢讓藍湛習慣了。耳邊的吵鬧,成為了一種生活日常。
藍湛這個人,很聰明。生活極簡的他,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轉變。一首自創的「忘羨」,就這樣默默地埋藏于心。
有些人就是這樣,認定一個人之后,就會認真對待。就算世俗不認同,也會偷偷地成全。此時的藍湛,還不知仙門百家要面臨的風云。此時的藍湛,還不知以后會面臨的考驗。此時的藍湛,還不知自己會度過難熬的16年。
藍湛只是懂得,不想那個人有一丁點傷害。一句「帶回云深不知處,藏起來」,是沖動,也是真心。
那時的藍湛,還無法與自己抗衡。那時的藍湛,還無法與家規相持。那時的藍湛,還沒分辨黑與白。他只想認認真真對一個人好,他只想簡簡單單過每一天。
然而,世事難料,命運就愛跟老實人開玩笑。兒時得不到的母愛,讓小藍湛封閉。成長后錯過的猶豫,讓藍湛悔恨。
藍湛花了16年來適應寂靜的日子。只是,比起小時候,這次真的很難很難。有了對比,就斷在增加困難。好在,還有兔子來陪伴。好在,還有小阿苑可以寄托。好在,可以逢亂必出來添希望。好在,可以看到綿綿過得幸福。
藍湛的好,從此分散給了他人。只是,這些都與魏無羨有關。他的好,注定是小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