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澤鉅卸任政協常委,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。其實很多人不知道,李澤鉅已經連續擔任了20年的政協常委,只是他這個人非常低調。很多企業家每年去北京開兩會,都要趁機露露臉。一些企業家本來是沒有媒體采訪他,他都要主動找媒體安排一下采訪。
事實上很多企業甚至把這個東西當成一個營銷的契機。可是李澤鉅從來不搞這些事情,他一直都是默默做好分內的工作而已。事實上李澤鉅創造了一個紀錄,那就是連續20年擔任政協常委,這是香港人的最長紀錄。李澤鉅可以連續多年擔任這個職位,也說明組織上面對他的信任,也是對他工作的認可。
如果李澤鉅做得不好,那麼怎麼可能連任這20年,有的人喜歡說漂亮話,可是做事卻不怎麼樣。有的人不會說話,卻一直在背后默默做事。李澤鉅就是第二類人物。這類人往往卻是做實事的,卻往往得不到認可。
很多商人都恨不得自己這些身份被人知道,他們都是希望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名望,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在生意場上更加通暢。
可是李澤鉅卻不喜歡如此,這不僅僅是性格的問題,也是他做人的哲學。李澤鉅做人做事的辦法很多都是跟父親李嘉誠學的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在20多年之前,李嘉誠曾經有機會可以出任政協副主席。
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支持李嘉誠出任這個位置。要知道政協副主席可不同于普通的委員。當上委員已經難得,如果可以成為常委就更難,而副主席就是難上加難了。這說明李嘉誠的人品、能力都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。
當時霍先生、葉先生、曾先生等人都支持李嘉誠出任這個位置。在香港歷史上,也只有霍先生、董先生少數幾個人當過這個位置。以企業家的身份當上位置的人也只有霍先生了。
能夠當上這個位置,可以說是莫大的榮光,已經不是多少財富可以相提并論的。對于這些富豪來說,當上首富并沒有什麼光榮,比如首富年年換,而且首富的含金量也不是太高。
可是讓人意外,李嘉誠最終婉拒了這個位置。霍英東家族如今有如此高的地位,跟他當年當上副主席的關系很大,這讓他的聲望達到了一個巔峰。如今霍啟剛可以受到這麼多的照顧跟關注,其實也是祖上積下的功德。
要知道可以出任這樣一個職務,可不是錢的問題,哪怕你有多少財富,如果你的貢獻、人品、能力達不到,都是不可能的。甚至可以說這是萬中無一的機會。
可是別人想破腦袋都得不到的機會,李嘉誠卻主動放棄了。當時李嘉誠婉拒了這個職位。那麼李嘉誠為何放棄了這個機會?
事實上這就是李嘉誠做人的智慧。這個事情本來是沒有對錯之分。如果選擇接受,也是選擇在另外一條路為國出力而已。這就是李嘉誠給自己的定位問題。李嘉誠一直希望自己是做也純粹的企業家,他一直不愿意跟政壇有太多深入的來往。在中國很多企業家愿意如此,因為他們認為可以靠著關系賺到錢。可是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最不牢靠的生意就是靠關系,如果關系沒有了,那麼生意也就沒有了。
另外李嘉誠也沒有棄商從政的想法,其實不少香港企業家都曾經棄政從商,包括霍英東、董先生、唐英年這些人都是如此。可是李嘉誠并沒有這樣想法。他只想當一個純粹的企業家。另外他也不希望借助誰的關系來幫助自己的生意,也不希望借助于某些身份來提升自己的聲望。
其實在李嘉誠的辦公室里面,沒有任何一張他跟這些達官貴人的合影。這也是體現了李嘉誠作為一個企業家的態度。很多企業家都非常喜歡曬出自己跟這些大人物的合影,不管是把照片放在企業里面,還是放在自己的辦公室,甚至是加入自己的自傳里面,很多企業家愿意去秀這個。因為很多企業家認為這是抬高自己最好的辦法。
可是李嘉誠卻不愿意如此,他其實早就超脫出來,眼界完全超越于一般的商人。很多人總是認為霍英東比李嘉誠更加偉大,可是事實上并不能這麼對比。霍英東本質上已經是一個政治家,李嘉誠卻是一個企業家。如果對比人品來說,兩個人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,只是大家的身份不同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