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嘉誠為何是現金之王?38年前花29億收購港燈,半小時就備好現金

哒哒哒 2023/02/18 檢舉 我要評論

很多人都說,內地富豪都是假富豪,因為他們的資產都是股票資產,股價一縮水,他們的身家就蒸發了。香港富豪很多都是真富豪,因為他們手里有大量的現金資產。劉鑾雄都曾經說了,香港前二十的富豪,或者說是德高望重的富豪,基本都是被大大低估的。


香港富豪很多早就過了原始的積累。他們手里自然有很多股票資產,不過他們還有更多的現金資產。這些現金資產都是財富榜或許追蹤到的財富,所以說香港富豪都是被大大低估的。

在香港富豪中,李嘉誠也被許多人稱為現金之王。那麼李嘉誠為何被稱為現金之王呢?說白了李嘉誠的現金多。那麼李嘉誠的現金到底有多少呢?


很多人都聽說過1996年張子強綁架李嘉誠的兒子李澤鉅的事情。當年李澤鉅在下班路上被張子強綁架,之后張子強一個人到了李嘉誠大宅談判。張子強提出了20億的贖金。李嘉誠說全香港的銀行都拿光了,也無法在一天內籌備20億。


李嘉誠跟張子強說,可以在1天內給他籌備10億。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,李嘉誠直接在家里拿了4000萬現金給了張子強。這個細節是震驚了很多人。李嘉誠到底得有多少現金,他才會在家里常備幾千萬的現金。

第二天張子強到了李嘉誠家里,李嘉誠真的給他籌備了10億的現金。張子強拿到了這筆錢,最終也是守信放回了李澤鉅。


其實這個事情在李嘉誠的人生里面還不算是最震撼的。1985年李嘉誠還曾經做了一件更加厲害的事情。這個事情至今已經是38年之前了。這一年李嘉誠拿出了29億收購了港燈公司。


港燈公司是香港的兩大電力公司之一。那一年李嘉誠拿出29億收購港燈公司,也是他事業的一個里程碑。可是很多人不知道,當年29億收購港燈公司背后的事情。

1984年中英談判敲定,隨后香港經濟出現了動蕩。很多人選擇移民,并且拋售香港物業,這導致香港樓市動蕩。另外香港原來很多公司都是英資公司,不少的核心產業都是控制在這些英資公司手中。


為了穩定經濟,同時表達對香港未來的信心,于是李嘉誠決定收購港燈公司。當年其實出手的不止李嘉誠一個人。船王包玉剛收購了英資四大洋行之一的會德豐。香港另外一個頂級富豪李兆基成功收購了本來英資控股的中華煤氣。

李嘉誠當時則是花了29億收購了香港電燈公司。這筆收購李嘉誠前前后后談了兩三個月,可是在敲定合同之后,李嘉誠卻在半個小時就成功備好了29億的現金。


要知道這可是在38年之前,29億現金是什麼概念?李嘉誠當年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了,在當年那個環境,拿出29億可不簡單。當時大環境并不好,在那個時候拿出29億收購港燈公司,而且全部都是現金,確實是非常冒險。


不過李嘉誠知道,風險中也蘊藏著機會。如果不是中英談判敲定,英國資本對香港失去信心,香港電燈公司這樣的核心公司也不會輕易被出售。另外李嘉誠也知道,這個事情香港,對中國的意義。李嘉誠必須站出來做一些事情,穩定住經濟大局。

半個小時籌備29億現金,還是在38年之前,難怪李嘉誠被稱為現金之王。時至如今,李嘉誠的長實集團賬上現金儲備已經在千億級別了,而且公司的負債率只有不到5%。放眼全球的地產富豪也找不到第二個跟李嘉誠一樣,可以有如此多現金的地產富豪了。


李嘉誠從做生意開始就非常注重現金的儲備。當然李嘉誠負債率低跟現金多,還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李嘉誠非常懂得利用資本市場。早年的時候他不斷利用股市融資。這也是如今這些年李嘉誠一直在回購股份的原因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