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澤楷旗下的富衛保險公司準備第四次沖擊上市了。富衛保險打算上市已經不是新聞,從幾年之前富衛保險就開始沖擊上市,可是從美國到香港,富衛保險一直是上市未果,這次第四次沖擊上市,不知道能否成功。
富衛保險是李澤楷在2013年成立的保險公司,目前也是東南亞最大的保險公司。這家公司是李澤楷11年收購10家保險公司組合而成,發展算是非常迅速,可是富衛保險去年的業績依然是虧損,而且虧損額度高達近百億港幣。
2021年富衛保險曾經短暫依靠投資獲得盈利,可是在營運利潤上依然是虧損。2020年富衛保險也是處于虧損。可是2020年跟2021年的虧損都沒有2022年這麼多。
富衛保險目前這個虧損狀態,不知道能否成功。其實去年富衛保險為了沖擊上市,李嘉誠曾經就幫了一次大忙,他從自己的基金會拿出了幾十億給富衛保險輸血了。畢竟富衛保險一直在虧損。
另外一個角度,李嘉誠入股富衛保險,也是為兒子站台,證明自己對李澤楷的信心,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人,幫助富衛保險上市。
對于李澤楷來說,他雖然有著小超人的稱號,但是他這一輩子做事,繞來繞去總是繞不開父親這個坎,甚至每次到了最后,他惹了問題,還是得父親來幫忙收拾,所以香港很多本地人都不覺得李澤楷厲害。
李澤楷當年大學畢業,他最初發展確實不錯,但是李嘉誠給他的幾億美元創業基金也是重點。試想一下,如今哪個大學生剛剛畢業,家里就敢拿幾億美元讓他去創業。
當年王健林也不過是拿了5億人民幣給王思聰而已,後來王思聰還說這些錢不是一次性到位的,也是分了很多次。
另外這可是在90年代初期,至今已經是30年之前,那個時實的幾億美元,至少等于如今的幾十億美元了。
李澤楷後來冒險在銀行貸款130億美元去收購香港電訊這家公司,當時李澤楷這筆收購規模也是史無前例的,更加讓人想不到的是,李澤楷當時是沒有抵押貸款的。這麼多一筆貸款,卻沒有抵押物,這些銀行為何敢放款給李澤楷。
雖然說當時李澤楷跟銀行協商,只能說專款專用,全部用來收購香港電訊,可是這麼好的條件,銀行為何不放給其他人?說白了就是因為李澤楷是李嘉誠的兒子。如果李澤楷出了問題,還不上錢,那還有李嘉誠在后面兜底。
後來李澤楷收購成功了,但是公司在運作上出了問題,這130億美元的債務,最后也是李嘉誠幫忙才解決的。當時李嘉誠讓朋友幫忙收購了李澤楷手上的一些公司,這才慢慢解決了李澤楷的問題。
當然李澤楷的能力也比很多普通人強很多,只是跟父親相比,還是差了許多。包括李澤楷可以在10年時間就發展出富衛保險也是得益于李嘉誠的幫忙。
之前李澤楷也是家族信托基金的受益人,他們父子三個人各自持有三分之一的受益權,這等于李澤楷除了自己的生意,他每年還可以在家族信托基金拿到不少的收益。這些收益也可以支持他去發展其他的生意。
另外2012年李嘉誠分家,他就宣布把現金資產都給李澤楷,支持他去收購自己喜歡的公司。之后李澤楷就不斷在東南亞收購保險公司,然后裝入富衛保險中,這才有了如今東南亞最大的保險公司。
如果不是李嘉誠現金的支持,李澤楷肯定無法拿出這麼多資金來收購這麼多公司的。其實這些事情不是證明李澤楷不行,而是證明李嘉誠真的太厲害了。
李澤楷其實不可謂不努力,當年他創業去歐洲談生意,他一個人背著書包就去了。李澤楷也是一個非常小心謹慎,而且也是一個步步為營的人。
跟普通人相比,其實李澤楷哪怕不是李嘉誠的兒子,他也要比99%的普通人厲害了,可是如此一個人,如果沒有了李嘉誠兒子身份的加持,想要獲得巨大成功,依然是非常難。
所以李嘉誠可以走到如今,真的是非常不容易,一方面是李嘉誠自己的天賦、能力,另外一方面也是特殊時代給予他的機會。